宿州“內外兼修”打造幸福河湖
安徽日報記者 何雪峰
日前,宿州市持續優化泗縣石龍湖、石梁河和新濉河泗縣段水環境,有序推進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利用現代景觀水利的理念,將大運河文化元素融入幸福河湖建設,助力高質量發展。
宿州市在加快提升河湖現代化治理管護水平、全面提升河湖面貌的同時,利用當地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深挖境內大運河、新汴河、故黃河等河湖人文內涵,打造一批小而精的省級幸福河湖,進一步提升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
截至去年底,宿州市共建成省級幸福河湖11條,今年正著力創建流域級幸福河湖1條、省級幸福河湖4條。
大運河通濟渠宿州段全長141.5公里,流經宿州市埇橋區、靈璧縣、泗縣共3個縣區、涉及14個鄉鎮,其中泗縣段為全國唯一的“活運河”。去年,宿州市制定《安徽省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總體規劃》,結合大運河文化屬性和綜合功能,統籌考慮大運河資源承載能力,優化文化遺產、河道水系、生態環境等保護傳承利用的空間布局,打造宿州市隋唐大運河(泗縣段)國家文化公園項目、隋唐大運河(泗縣段)石龍湖國家濕地公園建設項目、隋唐大運河(宿州段)運河城市公園建設項目。這些項目正式入選國家“十四五”時期文化保護傳承利用工程項目儲備庫。
新汴河是新中國第一條大型人工運河,由蘇豫皖三省23.8萬人組成的治河大軍開挖而成,解決了皖北地區的外洪內澇災害。
近年來,該市對河道進行親水、觀光、保安三級平臺綜合治理和水環境優化治理,深入挖掘宿州市歷史文化資源,將新汴河打造成為集觀光旅游、研學科普、文化娛樂、休閑健身等功能于一體的大型綜合性國家級水利風景區、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
目前,新汴河城區段、蕭濉新河引河、新汴河靈璧段、沱河城區段已建成省級幸福河湖,新汴河宿馬園區段正在創建中。宿州新汴河水利風景區入選水利部水利風景區高質量發展典型案例。今年5月,宿州市新汴河入選淮河流域幸福河湖創建名單。
宿州市屬于水資源嚴重短缺的城市,河湖上游來水較少,多年平均水資源總量和多年人均水資源量僅為全省的1/2、全國的1/4。缺水帶來的河湖水面面積較小、水體自凈能力較差、水生態修復難度大等問題,制約了全市幸福河湖建設工作。
為此,宿州市編制符合地方特色的創建方案。出臺《對河湖長制工作真抓實干成效明顯地方進一步加大激勵支持力度實施辦法》,對河湖長制成效顯著的縣區進行獎補;印發《宿州市河湖長制提醒、約談、問責辦法》,對履職不力的河湖長進行提醒約談,全面壓實河湖長制責任。
對標河湖管護目標,梳理河湖防洪排澇、水資源保障、水生態環境保護、水文化保存弘揚等方面存在的薄弱環節和突出問題,宿州市補短板、強弱項、創優勢,不斷提升河道治理成效。
全面推行河湖長制以來,宿州各級河長巡河36.5萬余次,解決問題9600余個,有效改善了全市河湖面貌,構筑了人水和諧景觀。
·編后·
宿州市在創建幸福河湖過程中,以水環境為依托,以水和諧為主題,認真把握區域歷史人文特征,深入挖掘河湖人文底蘊,優化水生態、講好水故事,展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畫卷。
責任編輯:丁曼
· 版權聲明 ·
①拂曉報社各媒體稿件和圖片,獨家授權拂曉新聞網發布,未經本網允許,不得轉載使用。獲授權轉載時務必注明來源及作者。
②本網轉載其他媒體稿件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如因轉載的作品內容涉及您的版權或其它問題,請盡快與本網聯系,本網將依照國家相關法律法規作相應處理。


推薦閱讀
-
1
-
2前10月宿州市進出口總值55.6億元 11-21
-
3宿州市第七屆運動會將于11月18日開幕 11-17
-
4全國首部市級高標準農田建設保護地方性法規出臺 11-17
-
51-10月宿州市住房公積金繳存職工持續增加 11-16
-
6記者節,致敬時代的記錄者 11-08